送丘安重侍御之京次周时可佥宪韵

雁声催老剑潭秋,客里那堪送客愁。 人海凭君标砥柱,狂澜尽使向东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雁声:雁的叫声,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或离别的情感。
  • 剑潭: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 客里:在旅途中。
  • 人海:比喻世间众多的人群。
  • 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大局的人。
  •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面。

翻译

雁的叫声催老了剑潭的秋天,我在旅途中怎能忍受这送别客人的忧愁。在茫茫人海中,你将是那支撑大局的砥柱,让所有的动荡都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送别朋友时的深情与期望。诗中,“雁声”和“剑潭秋”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诗人通过“客里送客愁”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不舍。后两句则寄寓了对朋友担当重任、稳定局面的期望,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