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篁竹无言阅岁华,倚墩宁欲逞豪夸。
如言实重名非重,应笑人间复姓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篁墩(huáng dūn):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因盛产竹子而得名。
- 晋循吏:指晋代的循良官吏。
- 陈忠臣:人名,晋代的忠臣。
- 祠第:祠堂。
- 土人:当地居民。
- 更名:更改名字。
- 巢贼:指盗贼,特指黄巢起义军。
- 荼毒:残害,摧残。
- 袭称:沿用旧称。
- 翰长:翰林学士之长,指高级文官。
- 镜川先生: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十绝:十首绝句。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奉答:回信或回诗。
- 幸终教之:希望最终能得到指教。
翻译
篁墩的竹子静静地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倚靠在墩上,并不想炫耀自己的豪迈。如果真的看重的是实际而非名声,那么应该嘲笑那些在人间追求复姓家族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篁墩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声与实际价值的思考。诗中,“篁竹无言阅岁华”描绘了竹子静默而坚韧的品质,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真实的存在。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过分追求名声而忽视实际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淡泊的态度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