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妻弟罗元吉之任汝州司训次林大司成韵

一铎新持教汝州,西风话别岊溪头。 骊驹迭奏催行酒,霜柳难将绾去舟。 飞梦不离闽岭月,作人有待郤林秋。 清时莫叹长才屈,大手还修五凤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铎:一把铃铛,这里指罗元吉担任的官职,即司训。
  • 汝州:地名,今河南省汝州市。
  • 岊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送别地点。
  • 骊驹:黑色的骏马,这里指送行的马车。
  • 迭奏:连续奏响。
  • 霜柳:指秋天的柳树,因秋霜而显得萧瑟。
  • 绾:系,挽留。
  • 飞梦:比喻思绪飘渺,难以捉摸。
  • 闽岭:指福建的山岭,黄仲昭的家乡。
  • 作人:指培养人才。
  • 郤林: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罗元吉将去的地方。
  • 清时:太平盛世。
  • 长才:卓越的才能。
  • 五凤楼:古代建筑名,这里比喻重要的职位或工作。

翻译

刚刚接过一把铃铛,开始在汝州担任司训之职,我们在西风中于岊溪头话别。送行的马车连续奏响,催促着饮酒告别,秋天的柳树虽萧瑟却难以挽留你离去的舟船。我的思绪如同飘渺的梦境,始终离不开家乡闽岭的月光,而你培养人才的使命,等待着郤林秋天的到来。在这太平盛世,不要叹息你的卓越才能被埋没,你还有机会在重要的职位上大展宏图。

赏析

这首作品是黄仲昭送别其妻弟罗元吉赴任汝州司训时所作,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罗元吉的期望和祝福。诗中“一铎新持教汝州”展现了罗元吉的新职,而“西风话别岊溪头”则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后句通过“骊驹迭奏”和“霜柳难将绾去舟”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紧迫感和无奈。末句“清时莫叹长才屈,大手还修五凤楼”则是对罗元吉的鼓励,希望他在太平盛世中不要埋没才华,而应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