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皋(gāo):水边的高地。
- 茄秧:茄子的幼苗。
- 钟鼎:古代的乐器和食器,常用来象征富贵。
- 游燕:游玩宴饮。
- 请谒:拜访求见,这里指应酬。
翻译
我在山边有十亩田地,种植着稻米和谷物,最近从邻近的乡村新求得了茄子的幼苗。虽然没有华丽的钟鼎来供我游玩宴饮,但这让我能够远离尘嚣,不必忙于应酬和拜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仲昭在山野间简朴生活的场景。通过对比“十亩山田”与“钟鼎”、“茄秧”与“红尘”,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诗中的“虽无”与“且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对繁琐世事的厌倦。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江湖壮游和李侍御尚絅韵 》 —— [ 明 ] 黄仲昭
- 《 下皋杂咏 》 —— [ 明 ] 黄仲昭
- 《 题画鱼五首为刘方伯赋 》 —— [ 明 ] 黄仲昭
- 《 枫岭 》 —— [ 明 ] 黄仲昭
- 《 望云思亲为太学生李某赋 》 —— [ 明 ] 黄仲昭
- 《 怀古 》 —— [ 明 ] 黄仲昭
- 《 感皇恩 · 送李方伯之任山西 》 —— [ 明 ] 黄仲昭
- 《 游囊山寺追和柯竹岩先生韵四首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