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姚佩卿隐居

濑浅维舟远,山纡引路徐。 相寻恐不见,相见喜何如。 积雪村村断,斜阳树树疏。 门人供宿酒,中馈炙枯鱼。 岁事将归客,衰迟渐及予。 松声动高阁,风叶乱残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ài):水流湍急的地方。
  • 维舟:系船。
  • (yū):曲折。
  • 中馈(kuì):指家中饮食之事。
  • (zhì):烤。
  • 中馈炙枯鱼:家中准备了烤干的鱼。
  • 岁事:岁末的事情。
  • 归客:回家的客人。
  • 衰迟:衰老迟缓。
  • 风叶:风吹动的树叶。

翻译

在浅浅的急流处系船,远行至山间,曲折的小路缓缓引领前行。担心无法找到隐居之地,但相见时的喜悦又如何能言表。积雪覆盖的村庄断断续续,斜阳下的树木稀疏可见。门徒准备了住宿的酒水,家中准备了烤干的鱼。岁末的事情让客人归去,衰老的步伐渐渐触及我。松树的声音在高阁中回荡,风吹动的树叶扰乱了残破的书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葛一龙访问隐士姚佩卿的情景。诗中通过“濑浅维舟”、“山纡引路”等细节,生动地勾勒出寻访的艰辛与不易。后文“相寻恐不见,相见喜何如”则表达了寻访的忐忑与相见的喜悦。诗中还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如“积雪村村断,斜阳树树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结尾处的“松声动高阁,风叶乱残书”则进一步以景寓情,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人生衰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葛一龙

明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字震甫。以读书好古致家道中落。后入资为郎,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寻谢归。有诗名,人称葛髯。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