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百感中来不自拈,侧身西望北峰尖。 论交云雨今方见,阅世阳秋晚更严。 危语逼人何咄咄,大言是处可炎炎。 闻君近发琅函秘,巳展红牙第几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iān):拿起,引申为处理。
  • 侧身:身体侧向一边,表示恭敬或忧虑。
  • 云雨:比喻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 阅世:经历世事。
  • 阳秋:指历史,也指经历世事后的深刻认识。
  • 危语:尖锐的话语。
  • 咄咄(duō duō):形容说话尖锐或态度严厉。
  • 大言:夸张的言论。
  • 炎炎:形容言论激烈或气势盛大。
  • 琅函:珍贵的书籍或文件。
  • 红牙:指书签,古代书签常用红色。
  • :书签,用来标记阅读进度。

翻译

百般感慨涌上心头,却无法轻易处理,我侧身向西望去,只见北峰尖锐。 今日方知云雨般的交情,经历世事,晚年的认识更为深刻严峻。 尖锐的话语逼人,态度严厉,夸张的言论处处显得气势盛大。 听说你最近打开了珍贵的秘籍,已经翻到了第几页的红牙书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仲醇的深厚情谊及对其学识的赞赏。诗中“百感中来不自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而“侧身西望北峰尖”则通过景物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期待。后句中“云雨”、“阳秋”等词,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深刻理解。结尾处提及“琅函秘”和“红牙签”,不仅赞美了友人的学识,也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向往和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范和情怀。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