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去春画钟陵霁雪

帝城灯罢雪嵯峨,二月风光峭未和。 驰道残霙犹骇马,龙池新柳已如鹅。 蒋山出雾春罗薄,秦水含星晓镜多。 日暮歌钟何处发,五侯门馆夜经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城:京城,这里指南京。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这里形容雪堆叠得高而险峻。
  • :冷峻,形容天气寒冷。
  • 残霙(yīng):残雪。
  • 骇马:使马惊骇。
  • 龙池:地名,在南京。
  • 新柳:初春的柳树。
  • 如鹅:形容柳枝柔软嫩绿,像鹅毛一样。
  • 蒋山:即钟山,在南京。
  • 春罗:春天的薄雾。
  • 秦水:指秦淮河。
  • 晓镜:比喻水面平静如镜。
  • 歌钟:古代的打击乐器,这里指音乐声。
  • 五侯:泛指权贵之家。
  • 门馆:府邸。

翻译

京城的灯火熄灭后,雪堆叠得高而险峻,二月的风光依旧寒冷未暖。 驰道上残留的雪仍能使马惊骇,龙池边的新柳已柔软嫩绿如鹅毛。 蒋山被春雾笼罩,薄如春罗,秦淮河上的星星点点在晨光中如多面镜子。 傍晚时分,不知何处传来歌声和钟声,我正经过权贵之家的府邸,夜色中漫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南京的雪后景色,通过对比残雪与新柳,薄雾与星光,展现了春天的变化与生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残霙犹骇马”、“新柳已如鹅”,形象地表达了春雪的余威和新生的柔和。结尾的“歌钟何处发,五侯门馆夜经过”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悠远,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春夜,感受着南京的春意与繁华。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