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皋: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俱乐部:此处指供人休闲娱乐的场所。
- 亭:一种小型的建筑物,通常用于休息或观赏风景。
- 扁:通“匾”,挂在门楣或墙上的横幅。
- 山庄:位于山中的庄园或别墅。
- 没草莱:被草覆盖,形容荒废。
- 呼童:呼唤仆人。
- 痛洗:彻底清洗。
- 亭前竹:亭子前面的竹子。
- 放:展现。
- 南山:泛指南面的山,也可能是具体的地名。
- 翠色:翠绿的颜色,常用来形容山色或植物的绿意。
翻译
在名为下皋的地方,有一个俱乐部,其中的亭子今天刚刚重新开放。这个亭子已经荒废了十年,被草丛覆盖。现在,我呼唤仆人彻底清洗亭子前的竹子,以便让南山的翠绿色彩展现出来,增添亭子的美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山庄亭子经过十年荒废后重新开放的情景。通过“十载山庄没草莱”一句,展现了亭子曾经的荒凉与被遗忘的状态。而“小亭今日喜新开”则表达了亭子重获新生的喜悦。后两句“呼童痛洗亭前竹,要放南山翠色来”则进一步以清洗竹子、展现南山翠色的行动,寓意着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谒延平书院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题怡闲卷和都察院经历黄仲胤韵 》 —— [ 明 ] 黄仲昭
- 《 庆郑敏善先生年八十应诏冠带 》 —— [ 明 ] 黄仲昭
- 《 梨岭道中十八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题仙溪陆世征活水亭次郡守丁石崖韵 》 —— [ 明 ] 黄仲昭
- 《 寿姊夫林君并姊氏七十 》 —— [ 明 ] 黄仲昭
- 《 梨岭道中十八首 其十一 》 —— [ 明 ] 黄仲昭
- 《 送韦提学致仕还家二首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