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高一首寿阙里孔公伯处士
尼山高,高嶙峋,千年孕此大圣人。圣人一去圣泽新,云礽玉树何振振。
公伯先生号贤者,韦布不沾京洛尘。生时分值祖庭桧,荏苒于今六十春,苍髯势欲凌秋旻。
朔风吹地才一日,先生笑坐开芳辰。戏綵儿孙行绕身,携壶陆续来亲宾。
崧高一纸驰献寿,知有内翰联佳姻。新诗在眼酒入唇,先生陶然岸乌巾。
家山乔木色不改,百岁愿作无怀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尼山:位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相传为孔子诞生地。
- 嶙峋:形容山峰高耸、突兀。
- 云礽:指云彩和礽石,比喻高远。
- 玉树:比喻才貌双全的人。
- 韦布:指粗布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
- 京洛尘:指京城的繁华和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 荏苒:形容时间渐渐过去。
- 秋旻:秋天的天空。
- 朔风:北风。
- 戏綵:指彩色的戏服,这里形容儿孙们穿着鲜艳。
- 崧高:山名,这里指高山。
- 内翰:指翰林学士,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 乌巾:黑色的头巾,古代士人的服饰。
- 无怀民:指无忧无虑的百姓。
翻译
尼山高耸,千年孕育出这位伟大的圣人。圣人离去后,圣泽依旧新鲜,云彩和礽石般的才俊辈出。公伯先生被誉为贤者,他穿着粗布衣服,不沾染京城的繁华尘埃。他出生时正值祖庭的桧树,如今已过去六十年,苍老的树须仿佛要触及秋天的天空。北风吹过大地仅一日,先生笑着坐下,迎接他的芳辰。穿着彩色戏服的儿孙们围绕着他,亲友们陆续带着酒壶前来。高山一纸献上寿礼,知道有学问的人联姻佳话。新诗在眼前,美酒入口,先生陶醉地戴着乌巾。家乡的乔木依旧青翠,他愿做百岁无忧的百姓。
赏析
这首作品以尼山为背景,赞美了公伯先生的贤德和清高,通过描绘尼山的高耸、圣人的影响、公伯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家庭氛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公伯先生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