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赠监察御史董□夫妇

一双白璧閟青山,逝水东驰不复还。 人世有天敷庆泽,泉台无路接清颜。 凤毛碧汉双高翥,鸾诰彤墀屡涣颁。 墓石惭予辞不裴,足留潜德示人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ì):关闭,隐藏。
  • (fū):施予,给予。
  • 泉台:指墓地。
  • 鸾诰:指皇帝的诏书。
  • 彤墀:红色的台阶,指皇宫。
  • 涣颁:广泛颁发。
  • :文采斐然。
  • 潜德:隐秘的美德。

翻译

一对纯洁无瑕的白璧,深藏于青山之中,如同东流的水一去不复返。 人间世界有天命施予的恩泽,但在墓地却无法再见到那清秀的容颜。 凤凰的羽毛在碧空中高高飞翔,皇帝的诏书在红阶上屡次广泛颁发。 墓碑上,我惭愧自己的文辞不够斐然,但足以留下那隐秘的美德,昭示人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监察御史董氏夫妇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诗中,“一双白璧閟青山”形象地描绘了董氏夫妇纯洁高尚的品质,而“逝水东驰不复还”则抒发了对逝者不可挽回的哀思。后两句通过对“泉台”与“人世”的对比,突显了生死之间的无奈与隔阂。最后,诗人以自谦之辞,表达了对董氏夫妇潜德的赞颂,希望其美德能永留人间。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