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三山太守唐侯廷贵

闽江缥缈漾晴波,争似君侯惠泽多。 玉雪襟怀涵霁月,冰霜崖谷转阳和。 闾阎不识催租吏,田野时闻击壤歌。 圣代循良应有传,姓名指日入编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惠泽:恩泽,恩惠。
  • 襟怀:胸怀,心怀。
  • :包含,包容。
  •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 冰霜:比喻严峻或清冷。
  • 阳和:春天的暖气,比喻温暖和畅。
  • 闾阎(lǘ yán):古代平民居住的地区,也指平民。
  • 催租吏:催收租税的官吏。
  • 击壤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谣,击壤是一种古代游戏,边击壤边唱歌。
  • 循良:遵守法度,善良守法。
  • 编摩:编纂,整理。

翻译

闽江水波荡漾,晴空下显得缥缈不定,但怎能比得上太守您给予的恩惠多呢?您的胸怀如玉雪般纯洁,包容着雨后天晴的明月,即使在冰霜覆盖的崖谷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畅。平民百姓不再认识催收租税的官吏,田野间时常能听到人们边击壤边唱的歌谣。在圣明的时代,像您这样遵守法度、善良守法的官员必定会被记载下来,您的姓名很快就会被编入史册。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三山太守唐廷贵的德政和胸怀。通过对比闽江的缥缈与太守的惠泽,突出了太守的恩德之深。诗中“玉雪襟怀涵霁月”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太守纯洁无私的胸怀,而“冰霜崖谷转阳和”则进一步以春天的温暖来比喻太守带来的和谐与安宁。后两句反映了太守治理下的社会安定和百姓的幸福生活,最后预言太守的美名将被载入史册,表达了对太守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