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继学先生家藏边景昭花鸟图五首梅竹双鹊
琅玕挺碧梅舒白,岁暮相依傲残雪。一双灵鹊何处来,枝头似报春消息。
良工画笔妙入神,写生一一皆逼真。半幅霜纨才尺许,无限风光照眼新。
问君兹图何自得,先公育材有遗泽。灵襟元不受纤尘,诸生献此旌衷臆。
呜呼兹图百世宜珍藏,大训天球端可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láng gān) 指美玉或竹子。
- 挺碧:挺拔而碧绿。
- 舒白:展开的白色。
- 灵鹊:指喜鹊,常被认为是带来好消息的鸟。
- 霜纨:指细薄的丝织品,这里比喻画纸。
- 灵襟:指高洁的心灵。
- 旌衷臆: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 大训天球:比喻极为珍贵和重要的东西。
翻译
碧绿挺拔的竹子与展开的白色梅花,在年末相互依偎,傲视着残留的雪。一对灵鹊从何而来,在枝头似乎在报告春天的消息。
画家的笔触巧妙入神,每一笔都生动逼真。半幅细薄的画纸只有一尺多,却映照出无限新鲜的风光。
问你这幅画是从哪里得到的,是你先祖培育人才留下的恩泽。高洁的心灵不受尘埃污染,学生们献上这幅画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啊,这幅画应该被世代珍藏,它珍贵如天球上的大训。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画家吴继学家藏的边景昭花鸟图,特别是《梅竹双鹊》。诗中,黄仲昭通过描绘梅竹双鹊的画面,表达了对画家精湛技艺的赞赏,以及对画作所传达的春意和生机的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吴继学家族文化底蕴的敬仰,以及对这幅画作珍贵价值的认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画作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忆旧游 · 送宪副汪从仁之任云南词并引 》 —— [ 明 ] 黄仲昭
- 《 梨岭道中十八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寿星图寿胡挥使六十 》 —— [ 明 ] 黄仲昭
- 《 题画竹三首为同年鲍栗之赋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周鹤洲延绿亭次吴修撰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题钟吕传道图 》 —— [ 明 ] 黄仲昭
- 《 题扇面山水二首为林贵实赋 》 —— [ 明 ] 黄仲昭
- 《 梨岭道中十八首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