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湄州: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
- 朝天阁:位于湄洲岛上的建筑,供奉妈祖。
- 谯櫓:古代城楼上的瞭望台。
- 禧江:可能是指湄洲岛附近的一条江。
- 海门:指海口的门户,这里可能指湄洲岛附近的海域。
翻译
乘着小船,我怀着愉悦的心情探访湄州岛,独自一人登上朝天阁。钟声清脆,传遍两岸,树木的影子随着寒意投射在中流的水面上。云层散开,平海之上可见城楼上的瞭望台,潮水上涨,禧江中客船穿梭。我倚着栏杆,吟咏不断,天风吹拂,带来了海门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览湄洲岛的情景,通过“钟送清声”、“树移寒影”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云开平海见谯櫓,潮益禧江度客舟”一句,既展现了海上风光的壮阔,又隐含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赞美。结尾的“天风吹起海门秋”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秋日海景的深切感受。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奉和姨夫方先生咏雪韵 》 —— [ 明 ] 黄仲昭
- 《 挽兰溪郭政浩处士夫妇 》 —— [ 明 ] 黄仲昭
- 《 画梅四首为焦㻞中书赋风梅 》 —— [ 明 ] 黄仲昭
- 《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张叔着桂林书院中曲水流觞次郑东园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题仙溪游鹤轩次周翠渠韵 》 —— [ 明 ] 黄仲昭
- 《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 —— [ 明 ] 黄仲昭
- 《 石室小隐得草字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