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三首集句

千里佳期一夕休,空余涕泪洒清秋。 魂归辽海云迷树,梦断江城月满楼。 毛骨已随天地老,江山空结古今愁。 长生殿古生青草,七夕何人望斗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马嵬: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发生地。
  • 千里佳期一夕休:指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美好时光突然结束。
  • 空余涕泪洒清秋:只剩下泪水洒在清凉的秋日。
  • 魂归辽海云迷树:杨贵妃的魂魄归于辽阔的海域,云雾缭绕,树木模糊。
  • 梦断江城月满楼:梦境在江边的城市中断,月光洒满楼台。
  • 毛骨已随天地老:形容人已老去,毛发和骨骼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天地同老。
  • 江山空结古今愁:江山依旧,却只能勾起古今的忧愁。
  • 长生殿古生青草:长生殿,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宫殿,现已荒废,长满青草。
  • 七夕何人望斗牛: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斗牛,指牛郎星和织女星。这里指在七夕之夜,无人再仰望这两颗星。

翻译

千里之外的美好约定在一夜之间破灭,只剩下泪水洒在清凉的秋日。 杨贵妃的魂魄归于辽阔的海域,云雾缭绕,树木模糊,梦境在江边的城市中断,月光洒满楼台。 毛发和骨骼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天地同老,江山依旧,却只能勾起古今的忧愁。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生殿现已荒废,长满青草,在七夕之夜,无人再仰望牛郎星和织女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集句的形式,深情地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悲剧的终结。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千里佳期一夕休”、“空余涕泪洒清秋”等,表达了美好时光的突然消逝和无尽的哀愁。后句通过“魂归辽海”、“梦断江城”等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悲剧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感慨。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