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樊掌教乃兄邦本归常山

难弟承恩司教铎,迢迢相送入南闽。 客窗风雨连床久,故国椿萱入梦频。 马踏暖云芳草路,帆冲晴霭绿杨津。 遥知献寿高堂上,白发双亲满面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难弟:指诗中的“樊掌教乃兄邦本”,即樊掌教的兄长邦本。
  • 承恩:受到恩宠或赏识。
  • 司教铎:指担任教职,教铎是古代用来敲击以召集学生的器具。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南闽:指福建南部,古称闽地。
  • 客窗:旅居的窗户,指在外的生活。
  • 风雨连床:形容同床共枕,共同经历风雨。
  • 故国:指故乡。
  • 椿萱:古代用椿树象征父亲,萱草象征母亲,合称父母。
  • 暖云:温暖的云彩,形容天气晴好。
  • 绿杨津:绿杨树下的渡口,津指渡口。
  • 献寿:祝寿。
  • 高堂:指父母居住的地方,也泛指家中长辈。

翻译

难弟樊掌教的兄长邦本受到恩宠,担任教职,我远道相送他进入南闽。在外的日子里,我们同床共枕,经历了许多风雨,而故乡的父母常常在梦中出现。我们骑马踏过温暖云彩下的芳草路,帆船冲破晴朗天空下的绿杨渡口。遥想在故乡,为父母祝寿时,他们的脸上定会洋溢着春天的喜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场景,通过对旅途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客窗风雨连床久,故国椿萱入梦频”一句,巧妙地将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思念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感慨。结尾的“遥知献寿高堂上,白发双亲满面春”则寄托了对父母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充满了温馨与希望。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