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庶子使朝鲜

· 邹智
天启休符又戊申,独衔紫诏下枫宸。 弛张仰见真文武,出入争看老凤麟。 七叶皇风清八道,百年高节重千钧。 文章光烛烟霄上,未是中朝第一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符:吉祥的征兆。
  • 戊申: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年份。
  • 紫诏:皇帝的诏书,因用紫色绢帛书写而得名。
  • 枫宸:指皇帝的居所。
  • 弛张:比喻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
  • 文武:指文治和武功。
  • 凤麟:凤凰和麒麟,比喻杰出的人物。
  • 七叶:指七代,比喻家族世代相传。
  • 八道:指朝鲜的八个道,即行政区划。
  • 千钧:比喻极重的分量,这里指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 烟霄:指高空,比喻显赫的地位。
  • 中朝:指中央朝廷。

翻译

天启年间吉祥的征兆再次降临戊申年,独自承载着皇帝的紫诏从皇宫中下来。 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让人仰望真正的文治武功,出入之间人们争相观看这位杰出的老者。 家族七代传承着皇家的风范,清廉治理着朝鲜的八个道,百年来他的高尚节操重如千钧。 他的文章光芒照耀在高空之上,但这些还未被视为中央朝廷中最珍贵的宝物。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董庶子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诗中通过“紫诏”、“真文武”、“老凤麟”等意象,展现了董庶子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人们的敬仰。同时,“七叶皇风”、“高节重千钧”等词句,强调了其家族的荣耀和个人的崇高气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董庶子文章的极高评价,但认为其在朝廷中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的认可。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士人对忠诚、才能和家族荣誉的重视。

邹智

明四川合州人,字汝愚。年十二能文。家贫,夜燃木叶读书。成化二十三年进士。上疏极言时事,不报。弘治时,再疏,为辅臣刘吉所痛恨。被诬,谪广东石城所吏目卒。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