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茶磨入治平寺

日昃山路闲,林木纷如结。 环沟引湖流,经桥见曲折。 路枉寺门出,高榆对森列。 连冈亘城堤,玦断宛当枌。 斜日射山翠,玲珑映松彻。 香气行客闻,心闲忘分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昃(zè):太阳偏西,即下午时分。
  • 环沟:环绕的沟渠。
  • 玦(jué)断:像玉玦一样断开,形容山势或景物的间断。
  • 枌(fén):白榆树。
  • 玲珑:形容山石或建筑物的精巧细致。
  • 松彻:松树清晰可见。

翻译

太阳偏西,我在山路上悠闲行走,林木茂密,仿佛交织在一起。环绕的沟渠引导着湖水流动,经过桥梁,可以看到水流的曲折。沿着弯曲的道路,我走出了寺门,高大的榆树森然排列。连绵的山冈横亘在城堤之上,像玉玦一样间断,正好对着白榆树。斜阳照射在山上的翠绿,玲珑的山石和清晰的松树相映成趣。香气随风飘来,让行人闻到,心中宁静,忘却了世间的分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间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日昃山路闲”一句,即点明了时间与心境,日昃时分,正是午后悠闲时光,山路闲适,透露出作者的闲适心情。后文通过对环沟、湖流、桥梁、寺门、榆树、山冈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特别是“斜日射山翠,玲珑映松彻”一句,以光影的变化和松树的清晰,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结尾的“香气行客闻,心闲忘分别”则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忘却了世俗的纷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