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出户褰裳揽子裾,绝甘分少肯留余。 未烦马汗曾充栋,不及牛腰免借车。 包裹旧毡怀半砚,簏藏退笔挈中书。 年来种豆南山下,草长苗稀计已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褰裳:提起衣裳。褰(qiān)。
  • 揽子裾:抓住你的衣襟。裾(jū),衣服的前后部分。
  • 绝甘分少:拒绝美食,分享少量,形容节俭。
  • 留余:保留剩余。
  • 马汗:马的汗水,比喻贵重之物。
  • 充栋:堆满屋子,形容藏书或物品多。
  • 牛腰:牛的腰部,比喻粗大的东西。
  • 借车:借用车辆,此处指借用他人的东西。
  • 包裹旧毡:用旧毡子包裹。
  • 怀半砚:怀中揣着半块砚台。
  • 簏藏退笔:竹箱中藏着用旧的笔。簏(lù),竹箱。
  • 挈中书:携带书籍。挈(qiè),携带。
  • 种豆南山下:在南山下种植豆子。
  • 草长苗稀:草长得很茂盛,而豆苗稀疏。
  • 计已疏:计划已经疏忽。

翻译

我提起衣裳,抓住你的衣襟,我们共同拒绝美食,分享少量,但仍保留剩余。我们没有贵重之物堆满屋子,也不及粗大的东西,因此不必借用他人的东西。我用旧毡子包裹着半块砚台,竹箱中藏着用旧的笔,携带书籍。近年来,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草长得很茂盛,而豆苗稀疏,我的计划已经疏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移居时的简朴生活和种植豆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节俭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马汗”与“牛腰”的对比,突出了作者不慕奢华、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同时,“种豆南山下”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情怀。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