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茂修还山省母

男儿远图几年志未得,引领弯弧向属国。秋风辞家今始归,颜状惨淡气抑塞。 忆昨荐士尚书郎,知尔善射闻四方。中丞侧耳识名字,辕门长揖生辉光。 西秦猛士产灵夏,长弓大刀仍善马。令与较射丛万人,齐声共呼出君下。 来趋幕府何逡巡,报国无阶自致身。里中轻薄休相笑,陶母厨间正苦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远图:远大的抱负或计划。
  •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盼望的迫切。
  • 弯弧:拉弓,准备射箭。
  • 属国:指边疆或附属国。
  • 颜状:面容,表情。
  • 惨淡:形容神色或景象暗淡无光。
  • 抑塞:压抑,阻塞。
  • 荐士:推荐人才。
  • 尚书郎:古代官职名,负责文书工作。
  • 中丞: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副丞相。
  • 侧耳:形容专心倾听。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生辉光:增添光彩。
  • 西秦:指古代秦国,这里可能指西北地区。
  • 猛士:勇猛的战士。
  • 灵夏:地名,可能指宁夏一带。
  • 长弓大刀:古代兵器。
  • 较射:比试射箭。
  • 逡巡:犹豫不前。
  • 报国无阶: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
  • 自致身:自己努力达到某种地位或状态。
  • 轻薄:轻浮不庄重。
  • 陶母:指李茂修的母亲,用“陶母”尊称。
  • 苦辛:辛苦。

翻译

男儿怀抱着远大的抱负,多年来志向未能实现,他伸长脖子,拉弓准备射箭,面向边疆。秋风吹拂下,他终于离开家乡开始归途,面容暗淡,气息压抑。

回忆起过去,他曾被尚书郎推荐,他的射箭技艺闻名四方。中丞侧耳倾听,知道他的名字,他在军营门前长揖,增添了光彩。

来自西北的勇猛战士,擅长使用长弓和大刀,还善于驾驭马匹。他被命令与万人一起比试射箭,众人齐声呼喊,他脱颖而出。

他来到幕府,却犹豫不前,因为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自己努力达到某种地位。家乡中那些轻浮的人不要嘲笑他,因为他的母亲正在家中辛苦地操持家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有远大抱负的男儿,他在边疆历经磨难,最终选择归家。诗中通过对比他在外的英勇与家中的辛劳,展现了他的复杂情感和对母亲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对男儿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家庭责任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即那些轻浮的人对真正有志之士的不理解和嘲笑。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描绘,传达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