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松雪画

· 虞堪
玉箫吹断几黄昏,南国风流竟莫论。 帝子不悲秋色晚,墨痕何以著啼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箫: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指代音乐或美好的事物。
  • 吹断:吹奏到极致,断绝了声音,形容极度悲伤。
  • 南国:指南方,这里可能特指江南地区,以其风流、文化著称。
  • 风流:这里指文化艺术上的才华和风韵。
  • 竟莫论:竟然无法评说,表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沉情感。
  • 帝子:指皇族或贵族的子女。
  • 秋色晚:秋天的景色已经深沉,暗喻时光流逝,人生晚景。
  • 墨痕:指画上的墨迹,这里可能指赵松雪的画作。
  • 啼痕:泪痕,这里比喻画作中流露出的悲伤情感。

翻译

玉箫的乐声在黄昏中吹到极致,断绝了,南国的风流文化竟然无法用言语评说。皇族的子女并不为秋天的晚景而悲伤,那么画作上的墨迹又怎能留下泪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玉箫乐声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悲伤和对南国风流文化的无限怀念。诗中“吹断”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极致与终结,暗示了情感的无法言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帝子对秋色的淡漠与画作中墨痕所蕴含的情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法言说的悲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虞堪

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