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阱:掉入陷阱。
- 重逢:再次遇到。
- 下石人:指陷害自己的人。
- 七旬:七十岁。
- 衰病:衰老和疾病。
- 命逡巡:命运徘徊不定。
- 藤萝深箐:藤蔓和竹林深处。
- 猿猱穴:猿猴的巢穴。
- 瘴疠: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气。
- 穷山:偏远的山区。
- 虎豹邻:与虎豹为邻,形容环境险恶。
- 枯木:干枯的树木。
- 沾雨露:得到滋润。
- 戴盆:比喻处境艰难。
- 何地:哪里。
- 见星辰:比喻看到希望或光明。
- 元夫:指自己。
- 幸遇:幸运地遇到。
- 暌孤日:孤独的日子。
- 寂寞寒灰:形容孤独凄凉。
- 望春:期待春天的到来。
翻译
再次遇到那些陷害我的人,我已是七十岁的衰弱病体,命运徘徊不定。 身处藤蔓和竹林深处的猿猴巢穴,周围是充满瘴气的偏远山区,与虎豹为邻。 干枯的树木何时能得到雨露的滋润,我这处境艰难的人又能在哪里看到希望的光芒? 幸运地在这孤独的日子里,即使孤独凄凉如寒灰,也依然期待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希望的渴望。诗中,“落阱重逢下石人”一句,既表达了对陷害者的憎恨,也反映了自身的无奈。通过“藤萝深箐猿猱穴,瘴疠穷山虎豹邻”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险恶与孤独。尽管处境艰难,作者仍怀有希望,期待春天的到来,这体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杨慎在逆境中的坚强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