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嵩明:地名,今属云南。
- 太守: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县长。
- 罗果齐:人名,诗中的收件人,可能是当时的嵩明太守。
-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
- 春台:比喻美好的境地。
- 世家:指出身于世代有声望的家庭。
- 文藻:文采,文学才华。
- 匡时略:匡正时弊的策略。
- 环海:指全国,因为中国古代认为国家四周被海环绕。
- 讴歌:歌颂,赞美。
- 作郡才:治理一郡的才能。
- 棠花:一种花,这里可能指海棠花。
- 野梅:野生的梅花。
- 诗苑:诗坛,诗歌创作的领域。
- 嘉话:美好的谈话或故事。
- 高峣:高远,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梦境或思绪。
翻译
愿意为了我这个衰弱的老人,不远百里来到这寒冷的住所,这里虽简陋却如春日般温暖。 你出身名门,文采斐然,有着匡正时弊的策略,全国都在歌颂你治理郡县的才能。 芳草随着江边的柳树一同生长,棠花与野外的梅花相互辉映。 从今以后,诗坛将增添一段佳话,我的梦境将夜夜回到那高远清幽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杨慎赠给嵩明太守罗果齐的作品,表达了对罗果齐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诗中,“衰翁”自指,显示出诗人的谦逊和自嘲,而“春台”则比喻罗果齐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诗中赞美了罗果齐的文采和治理才能,以及他在民间的良好声誉。结尾处,诗人预言自己的诗作将为诗坛增添佳话,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