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少参入贺

· 黄衷
斋中高榻曾谁下,郭外征辕许暂攀。 嵩岳天声欢北极,戎州家庆对南山。 笑看行李清风际,苦忆心期皎月间。 春事正深诗转丽,邮筒能为度孱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中:书房中。
  • 高榻:高的床榻,这里指尊贵的座位。
  • 曾谁下:有谁曾经下来过,意指很少有人能坐此位。
  • 郭外:城外。
  • 征辕:远行的车。
  • 许暂攀:允许暂时攀附,意指短暂的同行。
  • 嵩岳: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
  • 天声:天子的声音,指皇帝的旨意。
  • 欢北极:欢庆皇帝的旨意。
  • 戎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家庆:家庭的喜庆之事。
  • 对南山:面对南山,南山常指隐居之地,这里可能指家中的美景或安宁。
  • 行李:行囊,这里指旅途中的物品。
  • 清风际:清风之中,形容旅途的清爽。
  • 心期:心中的期望或约定。
  • 皎月间:明亮的月光下,形容心境的明朗。
  •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动。
  • 诗转丽:诗句变得美丽。
  • 邮筒:传递信件的工具。
  • 度孱颜:传递诗篇,孱颜可能指诗篇。

翻译

在书房中的尊贵座位上,有谁曾经下来过?城外的远行车允许我暂时同行。嵩山上传来天子的欢声,我们在戎州家中庆祝,面对着南山。笑着看那清风中的行囊,痛苦地回忆起月光下的心意约定。春天的景象正浓,诗句也变得美丽,通过邮筒传递着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陈少参入京贺喜的情景,通过对比书房与城外、嵩山与戎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家国大事的关心。诗中“笑看行李清风际,苦忆心期皎月间”一句,既表达了旅途的清爽,又透露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