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拥炉欣而成咏
闭户当严候,围炉似故人。
胡桃无赐炭,榾柮有穷薪。
儿免号寒喜,翁便永夜亲。
焰腾金菡萏,灰聚玉麒麟。
剪烛休论跋,传杯莫记巡。
煎茶浮蟹眼,煨芋皱虬鳞。
一点那容雪,千门预借春。
灞桥何事者,冻缩苦吟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拥炉:围着火炉。
- 胡桃:指核桃,这里比喻木炭。
- 榾柮:木头块,这里指柴火。
- 号寒:因寒冷而哭叫。
- 永夜:长夜。
- 金菡萏:金色的荷花,这里形容火焰的形状。
- 玉麒麟:玉制的麒麟,这里形容灰烬的形状。
- 剪烛:剪去烛花的动作。
- 跋:指书籍或文章的跋文,这里指谈话。
- 蟹眼:形容水沸腾时的小气泡。
- 煨芋:用小火慢慢烤芋头。
- 虬鳞:龙鳞,这里形容芋头皮的纹理。
- 千门:指众多家庭。
- 灞桥:地名,这里指在寒冷中苦吟的诗人。
翻译
关闭门户,正值严寒时节,围着火炉就像与老朋友相聚。没有赐予的核桃炭,只有有限的柴火。孩子们不再因寒冷而哭泣,我这老翁也乐得长夜相伴。火焰跳跃如金色的荷花,灰烬聚集如玉制的麒麟。剪去烛花,不必多言,传递酒杯,无需记数。煎茶时水泡如蟹眼,慢慢烤芋头,皮纹如龙鳞。一点雪花也不容许,家家户户都预借了春意。灞桥上的那位,为何在寒冷中苦苦吟咏,身体冻得缩成一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严寒夜晚围炉取暖的温馨场景,通过对比胡桃炭与榾柮的有限,突出了家的温暖与安宁。诗中“焰腾金菡萏,灰聚玉麒麟”等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火焰与灰烬的美丽形态,增添了诗意。结尾处对灞桥上苦吟者的描绘,既表达了对他人的同情,也反衬出自己家中的温暖与幸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杨慎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