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湖二首

· 黄衷
东湖若个畔,屴崱火山高。 花净苍梧雨,松翻碧落涛。 百年几鹤氅,八座一鸿毛。 豸骨缘何瘦,曾均出入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屴崱(lì zè):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 苍梧:古地名,今广西一带。
  • 碧落:天空。
  • 鹤氅(hè chǎng):用鹤羽制成的外衣,这里指仙风道骨。
  • 八座:古代高级官员的通称。
  • 鸿毛:比喻极轻之物。
  • 豸骨:指猛兽的骨骼,这里比喻人的骨气。

翻译

东湖的岸边是哪个地方,屴崱的山峰高耸入云。 花朵在苍梧的雨中洗净,松树在碧落的天空中翻涌如涛。 一生中能有几次穿上仙风道骨的鹤氅,而高官显贵却如同鸿毛一般轻。 猛兽的骨骼为何显得瘦弱,是因为它曾经历过无数的劳苦奔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畔的景色,通过高耸的山峰、洗净的花朵和翻涌的松涛,展现了自然的壮美。诗中“鹤氅”与“鸿毛”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贵的轻蔑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结尾的“豸骨”则隐喻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劳苦生活的深刻体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