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永宁白参戎

· 杨慎
贵竹新疆古蔺州,分弓上将拥貔貅。 笙歌城郭天无夜,耒耜郊原岁有秋。 界首江清春洗马,海漫山翠晚当楼。 锐头勋业君家事,四十登坛早拜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贵竹:指贵州一带,因当地盛产竹子而得名。
  • 新疆:新开辟的疆土。
  • 蔺州:古代地名,今四川泸州市古蔺县。
  • 分弓:指分兵,弓代表军队。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这里形容城中的繁华景象。
  • 耒耜(lěi sì):古代农具,这里代指农业。
  • 岁有秋:年年都有丰收。
  • 界首:地名,指边界的地方。
  • 海漫:形容山势连绵不断,如海一般广阔。
  • 锐头:指有锐气的人,这里指白参戎。
  • 四十登坛:四十岁时就担任了重要的军事职务。
  • 早拜侯:早年就被封为侯爵。

翻译

在贵州这片古老而新开辟的土地上,古蔺州之地,一位分兵上将率领着勇猛的军队。城中笙歌不绝,日夜繁华,郊外的农田年年丰收。在界首的江边,春日里清澈的江水旁洗马,而在海漫般的山色中,傍晚时分登上高楼远眺。锐气十足的你,家族世代以建立功勋为业,四十岁便登上了军事的高位,早早被封为侯爵。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白参戎的英勇和功绩,通过描绘贵州古蔺州的繁荣景象和白参戎的军事生涯,展现了其家族的荣耀和个人的辉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貔貅”、“笙歌”、“耒耜”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边疆安宁、农业丰收、军事强盛的画卷。结尾的“四十登坛早拜侯”更是对白参戎早年成就的极高赞誉。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