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音篇寄康对山

· 杨慎
晨逢南州牧,携手滇之阴。 言从太白来,贻我琼黄音。 题封五云烂,开缄双凤吟。 伊人先鸣者,夙龄晏清襟。 良史古班马,逸民今尚禽。 商泛悯宋玉,刍委嗟师金。 沜东青霞想,浒西紫芳心。 戎旅未云返,嵇驾何由寻。 因声万里风,调短情方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音:美好的音乐或诗文。
  • 南州牧:指南方的州牧,即地方长官。
  • 滇之阴:指云南的北部,阴指山的北面。
  • 太白:即金星,也指陕西的太白山,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朋友来自陕西。
  • :赠送。
  • 琼黄音:指美好的音乐或诗文。
  • 五云:五彩的云,比喻美好的事物。
  • 开缄:打开信封。
  • 双凤吟:形容诗文或音乐的美好。
  • 伊人:那个人,指朋友。
  • 先鸣者:指先声夺人,有才华的人。
  • 夙龄:早年。
  • 晏清襟:指心胸开阔,襟怀坦白。
  • 良史:优秀的史官。
  • 班马:指汉代的班固和司马迁,都是著名的史学家。
  • 逸民:隐士。
  • 尚禽:指崇尚自然,隐居山林。
  • 商泛:指商代的音乐,这里比喻高雅的艺术。
  • 宋玉: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学家,这里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 刍委:指草料,比喻低贱的事物。
  • 师金:指古代的音乐家师旷和金石乐器,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沜东:指东方的湖泊,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朋友隐居的地方。
  • 浒西:指西方的水边,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朋友隐居的地方。
  • 紫芳心:指高洁的心灵。
  • 戎旅:指军队,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朋友因战事未能归来。
  • 嵇驾:指嵇康,三国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 因声:因此声音,这里指诗文。
  • 调短情方深:虽然诗文简短,但情感深厚。

翻译

早晨遇见了南方的州牧,我们一同站在云南的北面。 他说是从太白山那边来的,送给我美好的诗文。 封面上五彩斑斓,打开信封,里面是如双凤鸣唱的诗篇。 那位朋友是才华横溢的人,早年就心胸开阔。 他像古代的优秀史官班固和司马迁,又像今天的隐士崇尚自然。 他的诗文如同商代的音乐,高雅而动人,又像宋玉的文学作品,令人赞叹。 虽然他的诗文简短,但情感深厚,如同古代的音乐家师旷和金石乐器,高雅而动人。 他在东方的湖泊和西方水边隐居,心灵高洁。 因为战事,他未能归来,我如何能找到他呢? 因此,我通过诗文传达我的思念,虽然简短,但情感深厚。

赏析

这首诗是杨慎寄给朋友的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赞美。诗中,杨慎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描绘了朋友的才华和高洁的心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感。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杨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