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价甫

· 杨慎
德音无与酬,怅然兴我思。 人生非鹿豕,安得免乖离。 河洲有芳兰,采之堪赠贻。 猗猗扬馨香,千里同襟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德音:美好的言辞,指对方的善言。
  • :回应,报答。
  • 怅然:形容心情失落的样子。
  • :引起,激发。
  • 鹿豕:鹿和猪,比喻野兽,这里指没有理智和情感的动物。
  • 乖离:分离,不和。
  • 河洲:河流中的沙洲。
  • 芳兰:香草,兰花。
  • 采之:采摘它。
  • 赠贻:赠送。
  • 猗猗: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扬馨香:散发香气。
  • 襟期:志趣,抱负。

翻译

美好的言辞无人能回应,我感到失落并激发了我的思绪。人生不同于鹿和猪,怎能避免分离和不和。在河中的沙洲上有美丽的兰花,采摘它们可以作为礼物赠送。它们茂盛地散发着香气,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相同的志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郭价甫的思念之情。诗中,“德音无与酬”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善言的珍视,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后文通过比喻人生与鹿豕的不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不可避免的分离。最后,诗人以河洲上的芳兰为喻,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