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 杨基
病体支离倦裹巾,偶因行乐见阳春。 梅缘无恨寻常瘦,柳故多愁日夜颦。 梦里笙歌随蒐袅,画中罗绮绣麒麟。 相期欲就吴姬饮,却恐江花笑客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支离:形容身体衰弱,不完整。
  • 裹巾:缠头巾,这里指整理仪容。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因为。
  • 无恨:没有怨恨,这里指梅花的自然状态。
  • 寻常:平常,经常。
  • :皱眉。
  • 笙歌:笙演奏的音乐和歌声。
  • 蒐袅:烟雾缭绕的样子。
  • 罗绮:华丽的丝织品。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绣有麒麟图案的衣物。
  • 相期:约定。
  • 吴姬:吴地的女子。
  • 江花:江边的花朵。

翻译

病体衰弱,疲惫地整理着头巾,偶然因为出行而遇见了温暖的春天。梅花因为无恨而常常显得瘦弱,柳树则因多愁而日夜皱眉。梦中的笙歌随着烟雾缭绕,画中的华丽丝织品上绣着麒麟。与吴地的女子约定共饮,却又担心江边的花朵会笑话我这贫寒的客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病后初愈的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梅缘无恨寻常瘦,柳故多愁日夜颦”通过对梅花和柳树的拟人化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后两句则通过梦境和画面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