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叔仲山水引为邹生作
看山朝不饭,画山夜不眠。西蜀书生有此过傅癖,呼镫索酒忘青年。
东吴朱家叔仲子,爱画更觉入骨髓。清晨起来头不梳,快展溪藤拨秋水。
长年买船上会稽,耶溪云门随所之。越人煮海竞取富,孰肯相逐探幽奇。
归来自喜胸腹饱,磊磈峥嵘挥不了。东家帧子高丈寻,落笔唯嗔烟嶂小。
邹生拜揖长衣裾,得画一纸七尺馀。就中貌得戴安道,一丘一壑松两株。
前年我亦画匡庐,还有松巢安读书。昔年李太白,最爱云端蕖。
焦桐不著童子抱,先生自是乘篮舆。仙人自在第九叠,牧竖樵夫皆可居。
朱叔子,邹阳生,世俗那辨关与荆。齐君不好瑟,王子自吹笙。
何当与子坐待海晏风尘清,更作昆崙顶上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镫 (dèng):古代盛放酒器的器具。
- 溪藤:指用溪边藤条制成的笔。
- 秋水:比喻清澈的溪水,也指笔墨。
- 耶溪:即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
- 云门:山名,在浙江绍兴市南。
- 磊磈 (lěi kuǐ):形容石头堆积的样子,比喻心中的块垒或不平。
- 峥嵘 (zhēng róng):形容山势高峻,也比喻才华或事物的突出。
- 帧子:指画幅。
- 貌:描绘,画。
- 松巢:松树上的巢,比喻隐居的地方。
- 蕖 (qú):荷花。
- 焦桐:指焦尾琴,古代名琴。
- 篮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轿子。
- 牧竖:牧童。
- 樵夫:砍柴的人。
- 关与荆:指关山和荆山,比喻难以分辨的事物。
- 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笙: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 海晏风尘清:比喻天下太平,社会安定。
- 昆崬: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翻译
看山朝不吃饭,画山夜不睡觉。西蜀的书生有这样的过傅癖,呼唤灯火索要酒,忘却了青春。 东吴的朱家叔仲子,爱画更深入骨髓。清晨起来头也不梳,急忙展开溪边的藤条笔,拨动秋水般的墨汁。 常年买船去会稽,耶溪云门随意游走。越人煮海争相致富,谁肯相伴探寻幽奇。 归来时心中欢喜,胸中充满着磊磈峥嵘的思绪,挥之不去。东家的画幅高达丈寻,落笔时唯恐烟嶂太小。 邹生拜揖长衣裾,得到一幅七尺长的画。从中描绘出戴安道,一丘一壑间有两株松树。 前年我也画了匡庐,还有松巢安放读书。昔年李太白,最爱云端的荷花。 焦桐不抱童子,先生自是乘篮舆。仙人在第九叠,牧童樵夫都可居住。 朱叔子,邹阳生,世俗怎能分辨关山与荆山。齐君不喜欢瑟,王子自吹笙。 何当与你坐待海晏风尘清,更作昆崬顶上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两位书生对山水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们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比西蜀书生与东吴朱家叔仲子的不同生活方式,展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痴迷。朱家叔仲子清晨不梳头便急忙作画,展现了其对绘画的狂热。诗中还通过描绘山水画中的景致,如松树、山丘、烟嶂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期盼,以及对更高境界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