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二十首
海上三神山,虚无切太清。
黄金装宫阙,白玉三重城。
非丝复非竹,音响何泠泠。
谁能为此曲,无乃安期生。
凤凰舒羽仪,玄鹤集云亭。
身世在何许,耳目殊音形。
长跽谢仙翁,下界俱含情。
何当三万里,随风送天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拟古诗:模仿古代诗人的风格创作的诗歌。
- 三神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虚无:空虚,不真实。
- 太清:天空的最高层,也指天道。
- 宫阙:宫殿。
- 白玉三重城:用白玉建造的三层城墙,形容宫殿的华丽。
- 非丝复非竹:不是用丝或竹制成的乐器。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羽仪:羽毛装饰,这里指凤凰的美丽。
- 玄鹤:黑色的鹤,传说中的仙鸟。
- 云亭:高耸入云的亭子。
- 长跽:长时间跪拜。
- 下界:人间。
- 含情:充满情感。
- 天声:天上的声音,指仙乐。
翻译
在海上,有三座神山,它们虚幻而不真实,高耸入云。 山上用黄金装饰的宫殿,白玉建造的三重城墙,显得无比华丽。 那里的音乐不是由丝或竹制成,声音却清脆悦耳。 谁能创作出这样的曲子?莫非是仙人安期生? 凤凰展开它美丽的羽毛,玄鹤聚集在高耸入云的亭子。 我的身体和世界在哪里?我的耳朵和眼睛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和看到了不同的景象。 我长时间跪拜,向仙翁告别,人间充满了情感。 何时我能飞越三万里,随着风,将天上的声音传送出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通过对三神山的描写,展现了其虚幻而壮丽的景象。诗中对音乐的描写,以及凤凰和玄鹤的出现,增添了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氛围。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留恋,展现了一种超脱与留恋并存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