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城南晚望

· 黄衷
浦城南畔万峰层,出郭全消百感兴。 长笑呼风杨子客,伛偻携钵定山僧。 清秋自爱乘游兴,暇日谁能坐曲肱。 极目已窥吴楚遍,故乡云树最无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浦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 百感兴:各种感触和情绪的兴起。
  • 呼风杨子客:指杨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因其主张“为我”,故有呼风唤雨之意。
  • 伛偻(yǔ lǚ):弯腰曲背,形容老态。
  • 携钵:手提饭钵,指僧人。
  • 定山僧:指在定山修行的僧人。
  • 暇日:空闲的日子。
  • 曲肱:弯曲胳膊,指休息。
  • 吴楚:古代国名,泛指江苏、安徽、湖北一带。
  • 无凭:没有依靠,不可靠。

翻译

站在浦口城南,眺望四周,万峰叠嶂,从城郭出来,所有的感触和情绪都消散了。我像杨朱那样长笑,呼唤着风,而那些弯腰曲背的僧人,手提饭钵,在定山修行。我独自热爱在这清秋时节出游,享受这份闲适,但这样的日子里,谁能真正坐下来,弯曲胳膊休息呢?极目远眺,已经能看到吴楚之地,但故乡的云和树,却是最不可靠的依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浦口城南的晚望景象,通过对比自己的豪放与僧人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长笑呼风杨子客”一句,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而“伛偻携钵定山僧”则描绘了僧人的宁静生活。结尾的“故乡云树最无凭”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既有思念,也有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