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津行

· 杨慎
岷山青蟠空,下映犍为江。江滨有孝娥,自名叔先雄。 娥父为功曹,冉冉趋府中。泛舟越洪涛,捐躯以凶终。 娥也痛父死,临渊矢相从。练囊封儿臂,珠环系儿躬。 寄言与兄别,别去不再逢。宁假鼋鼍梁,直下蛟龙宫。 川后垂玄鉴,江妃怜丹衷。死抱父尸出,依泊葶花丛。 戚党悲复感,闾里唁且閧。风谊动今古,庙貌森穹崇。 文纪与令伯,祠墓相西东。解使犍为县,永作忠孝邦。 岷之山,石可泐。犍之江,波可竭。千秋菊兮万春兰,孝娥之名焉可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岷山:位于四川省北部,是中国西部山脉之一。
  • 青蟠空:形容山势高耸,青翠连绵。
  • 犍为江:即今岷江,流经四川省犍为县。
  • 孝娥:指叔先雄,因其孝顺而被称为孝娥。
  • 功曹:古代官职名,负责文书工作。
  • 冉冉:慢慢地。
  • 趋府中:前往官府。
  • 泛舟:乘船。
  • 越洪涛:穿越汹涌的波涛。
  • 捐躯:牺牲生命。
  • 凶终:不幸的结局。
  • 临渊矢相从:站在深渊边,誓言要跟随(父亲)。
  • 练囊:用细布制成的袋子。
  • 封儿臂:将东西绑在手臂上。
  • 珠环:珠宝环饰。
  • 系儿躬:系在身上。
  • 宁假:宁愿借助。
  • 鼋鼍梁:传说中能渡海的巨龟和鳄鱼。
  • 直下蛟龙宫:直接下到水底的龙宫。
  • 川后:江河之神。
  • 垂玄鉴:垂下深邃的目光。
  • 江妃:江中女神。
  • 怜丹衷:同情其赤诚的心。
  • 死抱父尸出:死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 依泊葶花丛:停泊在葶苈花丛中。
  • 戚党:亲戚和同党。
  • 闾里:乡里。
  • 唁且閧:慰问并喧哗。
  • 风谊:风范和情谊。
  • 庙貌:庙宇的外观。
  • 森穹崇:庄严高耸。
  • 文纪:指文天祥,南宋抗金名将。
  • 令伯:指陆游,南宋诗人。
  • 解使:使得。
  • 石可泐:石头可以裂开。
  • 波可竭:波浪可以干涸。
  • 千秋菊:长久的菊花。
  • 万春兰:永远的兰花。

翻译

岷山青翠连绵,山影映照在犍为江上。江边有一位名叫叔先雄的孝女。她的父亲是功曹,慢慢地前往官府。乘船穿越汹涌的波涛,不幸牺牲。孝娥痛心父亲的死,站在深渊边誓言要跟随。她用细布袋子封好东西绑在手臂上,珠宝环饰系在身上。告诉哥哥这是永别,不再相见。宁愿借助传说中的巨龟和鳄鱼,直接下到水底的龙宫。江河之神垂下深邃的目光,江中女神同情她的赤诚。死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停泊在葶苈花丛中。亲戚和乡里的人悲痛又感动,慰问并喧哗。她的风范和情谊感动了古今,庙宇庄严高耸。文天祥和陆游的祠墓在西东相望。使得犍为县,永远成为忠孝之地。岷山的石头可以裂开,犍为江的波浪可以干涸。千秋的菊花,万春的兰花,孝娥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叙述叔先雄的孝行,展现了她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和牺牲精神。诗中,“孝娥”叔先雄的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她的行为不仅感动了当时的亲戚和乡里,也感动了后世。通过对比岷山和犍为江的自然景观,诗人强调了孝娥的孝行超越了自然的永恒,成为了不朽的传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孝道的崇高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忠孝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