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證学改题

何者曰是,何者曰非。 无远胡迩,无高胡卑。 是谓无渐,是谓无梯。 无凡无圣,无悟无迷。 口诀从今,无物无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何,什么。
  • :近。
  • :低。
  • :逐渐,渐进。
  • :阶梯,比喻逐步上升的过程。
  • :平凡,普通。
  • :圣人,指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
  • :觉悟,理解。
  • :迷惑,不解。
  • 口诀:简短而重要的指导原则或方法。
  • 无物无知:没有事物是不被认知的。

翻译

什么被认为是正确的,什么被认为是错误的? 没有远近之分,没有高低之别。 这被称为没有渐进的过程,这被称为没有逐步上升的阶梯。 没有平凡与圣人之分,没有觉悟与迷惑之别。 从现在开始,这是一个简短而重要的指导原则: 没有事物是不被认知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探讨了认知和真理的本质。诗人杨起元提出了一系列对立的概念,如是非、远近、高低、凡圣、悟迷,然后通过“无”字的使用,消解了这些对立,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认知的哲学思想。最后一句“无物无知”强调了认知的普遍性和无限性,意味着所有事物都是可以被理解和认知的,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杨起元

明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