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璞(pú):未经雕琢的玉石。
- 真:真实,这里指未经雕琢的自然状态。
- 攻:雕琢,加工。
- 惟人:只有人,指只有人才能进行雕琢。
- 顽:顽石,坚硬的石头。
- 块:块状物。
- 孰:谁。
- 圭(guī):古代玉器,长方形,上尖下方,用作礼器或信物。
- 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比喻有地位或有学问的人。
- 四子:指古代的四位贤人,如孔子、颜回等。
- 兼身:亲自实践。
- 文:文化,文雅。
-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儒家认为礼乐是教化人心的重要手段。
- 成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翻译
玉石已经保持了它的真实,只有人才能对其进行雕琢。 它坚硬如顽石,块状无华,谁又能将其雕琢成圭,使之如绅士般文雅。 就像那四位贤人,他们并不需要亲自实践所有事情。 通过学习文化和礼乐,也可以成为有德行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玉石的雕琢,表达了人的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诗中,“璞”代表人的原始状态,而“攻”则象征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过程。诗人强调,通过学习文化和礼乐,人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成为有德行的人,就像玉石经过雕琢后变得珍贵和有价值。诗句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