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 杨基
鞲鹰敛六翮,栖息如鹪鹩。 秋风飒然至,耸目思凌霄。 英雄在承平,白首为渔樵。 匪无抟击能,不与狐兔遭。 长星亘东南,壮士拭宝刀。 落落丈夫志,悠悠儿女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鞲鹰:鞲(gōu),指皮革制成的臂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动作;鞲鹰即指被束缚的鹰。
  • 敛六翮:敛(liǎn),收起;六翮(hé),指鸟类翅膀上六根主要的羽毛,代指翅膀。
  • 鹪鹩:一种小鸟,比喻隐居或小官。
  • 飒然:形容风声。
  • 承平:指社会安定,太平无事。
  • 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隐居生活。
  • 抟击:抟(tuán),捏成团;抟击,指搏击,比喻施展才能。
  • :贯穿,连绵不断。
  • 落落:形容胸怀坦荡,志向远大。
  • 悠悠:形容悠闲自在,无所作为。

翻译

被束缚的鹰收起翅膀,栖息得像一只小鹪鹩。秋风飒飒地吹来,它睁大眼睛,思绪飞向高远的云霄。英雄在太平盛世中,直到白发苍苍也只能做渔夫和樵夫。并非没有搏击的能力,只是遇不到狐狸和兔子这样的对手。长星横贯东南天空,壮士擦拭着宝刀。胸怀坦荡的大丈夫志在四方,而那些悠闲自在的儿女们则无所事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鞲鹰的比喻,表达了英雄在太平盛世中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诗中,“鞲鹰敛六翮”形象地描绘了英雄被束缚的状态,而“秋风飒然至,耸目思凌霄”则突显了英雄内心的渴望和壮志。后文通过对“英雄在承平,白首为渔樵”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最后两句“落落丈夫志,悠悠儿女曹”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英雄与庸碌之辈的差别,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壮志难酬的深切同情和对时代的不满。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