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烧笋留题陈惟寅竹间

· 杨基
春雷一声万簪玉,参差乱迸莓苔绿。 斩来扫叶当径烧,何异燃萁煮秋菽。 登盘查牙玉版肥,焦尾碎剥苍龙皮。 山人大嚼无以报,写作林间烧笋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差(cēn cī):不整齐的样子。
  • 莓苔:青苔。
  • :小路。
  • 燃萁煮秋菽:比喻用竹笋烧煮食物,萁指豆秸,秋菽指秋天的豆子。
  • 查牙:形容笋尖的形状。
  • 玉版:形容笋肉洁白如玉。
  • 焦尾:指笋的尾部,因为烧焦而呈黑色。
  • 苍龙皮:比喻笋壳。
  • 山人:隐士,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春雷一响,万根笋尖如玉簪般冒出,参差不齐地散布在青苔绿地上。 砍下笋来,扫去叶子,在小路上点燃,这和用豆秸煮秋天的豆子有什么不同呢? 盘中盛放着尖锐如玉版般肥美的笋,焦黑的尾部剥去,露出苍龙的皮。 作为山中的隐士,我大口咀嚼,无以为报,只能写下这首林间烧笋的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竹林中烧笋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春笋的鲜美和烧笋的乐趣。诗中“春雷一声万簪玉”形象地描绘了春笋破土而出的壮观景象,而“斩来扫叶当径烧”则表现了烧笋的简便与自然。最后,作者以“山人大嚼无以报,写作林间烧笋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以及通过诗歌来回报自然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