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毛东塘大司马时开府南宁

· 黄衷
海内贤流独擅名,八闽曾许拜前旌。 中朝望地常悬席,南纪高勋吏仰成。 分阃等威唐晋国,承华宾客汉桓荣。 运筹多暇应觞咏,邕管梅花玉雪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擅名:享有名声。
  • 八闽:指福建,因其下辖八个府,故称八闽。
  • 前旌:古代官员出行时,前导的仪仗,这里指毛东塘的威仪。
  • 中朝:指朝廷。
  • 悬席:比喻职位高,地位显赫。
  • 南纪:指南方的疆域。
  • 高勋:显赫的功勋。
  • 吏仰成:指官员们都仰望他的成就。
  • 分阃:指分派军事任务,阃,门槛,引申为军事要地。
  • 等威:相等的威严。
  • 唐晋国:指唐朝和晋国,这里用来比喻毛东塘的地位。
  • 承华:指承袭荣耀。
  • 宾客汉桓荣:指汉代的桓荣,因其曾为宾客,这里用来比喻毛东塘的尊贵。
  • 运筹:策划,筹谋。
  • 觞咏:饮酒作诗。
  • 邕管:指南宁,邕是南宁的古称。
  • 玉雪明: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明亮如雪。

翻译

在海内享有贤名的你独树一帜,曾在福建拜见过你的威仪。 在朝廷中你的地位显赫,南方的疆域中你的功勋让人仰望。 分派军事任务时你的威严与唐朝和晋国相当,承袭荣耀如同汉代的桓荣。 在筹划之余,你还能饮酒作诗,南宁的梅花洁白明亮,如同玉雪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毛东塘的显赫地位和卓越功勋,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事件,突出了毛东塘的非凡成就。诗中“海内贤流独擅名”一句,即表明了毛东塘在当时的名声和地位。后文通过“中朝望地常悬席”、“南纪高勋吏仰成”等句,进一步描绘了毛东塘在朝廷和南方疆域中的重要影响。结尾以南宁的梅花作比,既展现了毛东塘的清雅风范,也寓意其高洁的品质。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对毛东塘的敬仰之情。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