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隐为句曲山人翟好问作
种桑百箔蚕,种苎千匹布。先生种苎不种桑,布作衣裘布为巘。
桃花雨晴水满塘,乌纱白苎春风香。野樵山葛不敢并,越罗川锦争辉光。
儿童漾纱妇纺织,卖布得钱还买帛。黄绵大袄一冬温,白雪中单半襟窄。
今年苎好亩百斤,堆场积圃长轮囷。床头白酒夜来熟,杀鸡煮鸭邀比邻。
东家种桑青绕屋,官绢未输空杼轴。妇姑相对叹无衣,先生饭饱方扪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苎(zhù):苎麻,可以用来织布。
- 箔(bó):养蚕用的竹席。
- 巘(yǎn):山峰。
- 乌纱:黑色的纱帽,古代官员或士人的常服。
- 白苎:白色的苎麻布。
- 野樵:山中砍柴的人。
- 山葛:山中的葛藤,可以用来编织。
- 越罗:越地产的轻软丝织品。
- 川锦:四川产的锦缎。
- 漾纱:摇动纱线。
- 帛(bó):丝织品的总称。
- 轮囷(qūn):堆积得像轮子一样。
- 杼轴(zhù zhóu):织布机上的两个主要部件,用来比喻织布。
- 扪腹:摸着肚子,形容吃饱的样子。
翻译
种植百箔的桑叶养蚕,种植苎麻可以织出千匹布。先生选择种植苎麻而非桑树,用布做成衣服和山峰般的装饰。 桃花盛开时,雨水充足,水塘满溢,春风中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苎布衣,香气四溢。山中的樵夫和葛藤编织者不敢与之相比,越地的罗纱和川地的锦缎也争不过它的光彩。 孩子们摇动纱线,妇女们忙着纺织,卖掉布匹换取钱财,再买回丝织品。黄色的棉袄让整个冬天都温暖,白色的中单衣襟略显狭窄。 今年苎麻丰收,每亩能收获百斤,堆满了场院,像轮子一样堆积。床头的白酒夜间已经熟透,杀鸡煮鸭邀请邻居共享。 东家的桑树青翠环绕屋子,但官府的绢税还未缴纳,织布机空转。妇女们相对叹息没有衣服穿,而先生已经吃饱,正摸着肚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村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比种植桑树养蚕和种植苎麻织布的不同,展现了苎麻丰收带来的喜悦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中,“乌纱白苎春风香”一句,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也体现了主人公的清高与自足。后文通过对比东家的困境,突出了主人公的安逸与满足。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