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毛生兄弟从父守禦四川

· 龚敩
綵袖双瞻难弟兄,锦江万里计修程。 舟行滟滪风生楫,家近蓬婆雪满城。 诸葛勋名新将略,二苏文采旧家声。 浣花溪上多才思,莫为驰驱废短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綵袖:彩色的衣袖,此处借指兄弟二人的风采。(“綵”同“彩”,读音:cǎi)
  • :敬仰。
  • 难弟兄:此处指兄弟皆优秀,难分高下。
  • 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这里代指四川。
  • 滟滪(yàn yù):亦作“滟滪堆”,是瞿塘峡口的险滩。
  • (jí):船桨。
  • 蓬婆:山名,在四川境内。
  •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功勋和战略才能闻名。
  • 勋名:功勋和名声。
  • 将略:用兵的谋略。
  • 二苏:指苏轼、苏辙兄弟,以文学才华著称。
  • 家声:家族的名声。
  • 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为锦江支流。
  • 短檠(qíng):矮灯架,借指读书学习。

翻译

兄弟二人风采不凡令人敬仰,前往万里之外的四川路途遥远需规划行程。船行至瞿塘峡口的险滩,江风鼓起船桨,家临近蓬婆山,此时雪落满城。像诸葛亮那样建立新的功勋和展现卓越的将略,如苏轼苏辙般保持着家族的文学才华和声誉。在浣花溪畔会有很多才思涌现,不要因为奔波忙碌而放弃了读书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毛生兄弟的,他们要随父亲去四川守卫。诗的首联赞美了毛生兄弟的优秀,同时也点明了他们行程之遥远。颔联描述了行程中的景象,既有路途的艰险,也有目的地的环境。颈联通过诸葛亮和苏轼、苏辙兄弟的典故,期望毛生兄弟能在军事和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为家族争光。尾联则鼓励他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学习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毛生兄弟的祝福和期望,也体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重视。

龚敩

明江西铅山人。洪武时以明经分教广信,以荐入为四辅官,未几致仕。复起为国子司业,历祭酒。坐放诸生假不奏闻,免。有《鹅湖集》、《经野类钞》。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