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先生具庆堂
尧日仁风遍,莱庭瑞气重。
康强惟德召,和乐自天钟。
甲第花迎户,高堂雪覆松。
伯鸾才不炫,德耀礼偏恭。
穆穆金兰契,娟娟玉树容。
纮綖催夜绩,杖屦阅春农。
景入榆林晚,甘回蔗境秾。
鞶缨晨济济,笙鼓日雍雍。
偕老无遗恨,传芳有亢宗。
已全三釜养,行遂五花封。
委曲吴江水,微茫泰岱峰。
题诗遥献寿,春色两融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具庆堂:是指父母俱在的意思,文中的“相先生具庆堂”可能指相先生父母双全,这个堂名用来表示庆祝和祝愿。(古代有以“具庆”表示双亲俱在的传统)
- 尧日:像尧帝时代那样的盛世,比喻政治清明,百姓安乐的时期。
- 仁风:仁德之风,指良好的道德风尚。
- 莱庭:莱,野草,莱庭指平民的庭院,这里用来表示朴素、平凡的家庭。
- 瑞气:吉祥的气息。
- 康强:健康强壮。
- 德召:由道德所感召。
- 和乐:和睦快乐。
- 天钟:上天赋予。
-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 伯鸾:东汉梁鸿的字,梁鸿是一个有品德的人,这里可能用以比喻相先生有高尚的品德而不炫耀。
- 德耀:梁鸿之妻孟光的字,是古代一位贤德的妇女,这里可能比喻相先生的妻子礼待他人且态度恭敬。
- 穆穆:端庄盛美貌。
- 金兰契:金兰,原指友情契合,这里可能指夫妻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和谐。
- 娟娟:美好貌。
- 玉树容:形容人姿容美好如玉树临风。
- 纮綖(hóng yán):古代冠冕上的纽带,这里指管理、引导之意。
- 夜绩:夜晚纺织。
- 杖屦(jù):手杖与鞋子,这里指行走、巡视。
- 蔗境:喻先苦后甜,渐入佳境。
- 鞶缨(pán yīng):古代官员的服饰和佩饰,这里借指官员们。
- 济济:众多的样子。
- 笙鼓:泛指乐器。
- 雍雍:和谐的样子。
- 亢宗:光宗耀祖。
翻译
尧帝时代那样的仁德之风遍布天下,平凡人家的庭院也充满了祥瑞之气。 健康强壮是因为道德的感召,和睦快乐是上天所赋予的。 豪门贵族的宅第花朵迎门,高大的堂屋前雪覆盖着松树。 像梁鸿那样有才却不炫耀,如孟光那般贤德且礼数偏多且恭敬。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和谐,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姿容。 引导着夜晚纺织工作,拄着杖穿着鞋视察春天的农事。 傍晚的景色映入榆林,先苦后甜的日子越来越甜美。 官员们清晨时众多且整齐,乐器之声每日都和谐动听。 夫妻携手到老没有遗憾,传扬美名能够光宗耀祖。 已经完全做到了对父母的奉养,行为顺遂得到了高规格的封赏。 那曲折的吴江水,迷蒙遥远的泰山峰。 题诗在此远远地献上祝寿之词,春天的景色与人的心情都十分的融洽欢乐。
赏析
这首诗是为相先生的具庆堂而作,充满了对相先生及其家庭的赞美和祝福。诗中描绘了一个道德高尚、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的景象。 首联以尧日仁风和莱庭瑞气开篇,展现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家庭氛围。颔联强调了健康和快乐是由道德和上天所赋予的,体现了对道德的重视。颈联通过描写甲第的繁华和高堂的雪景,以及伯鸾和德耀的品德,进一步突出了相先生家庭的优越和成员的品德高尚。 诗的中间部分,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们在纺织和农事方面的勤劳。同时,也表达了生活先苦后甜,越来越好的期望。尾联则提到了对相先生奉养父母、光宗耀祖的赞扬,以及对他得到封赏的祝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祥和,用典恰当,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相先生及其家庭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家庭和幸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