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书屋为石秀才赋
醉翁去来三百年,琅琊山水仍依然。林芳谷秀谁管领,石家书屋僧庐偏。
主人读书少谐俗,文章往往追古贤。山中风月足吟弄,世上富贵从推迁。
连连冈阜拥檐牖,郁郁竹树留风烟。晴猿昼啼白云下,独鹤夜叫长松巅。
冥搜得意或拊几,感慨双涕时沦涟。悠悠宁逐蠹鱼尽,兀兀已觉筌蹄捐。
君不见玉屏峰南瑁湖上,我家旧屋临清涓。绿萝摇春拂窗户,纸屏竹几清且便。
十年栖迟不谓好,一日怅望空云天。终南少室非我有,东华尘土劳鞍鞯。
劝君及时须行乐,豪杰未有终林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琊(láng yá):古代郡名,在今山东省东南部。
- 管领:管理统领。
- 谐俗:随俗。
- 推迁:推移变迁。
- 檐牖(yán yǒu):屋檐和窗户。
- 沦涟:水波;微波。
- 蠹(dù)鱼:一种蛀蚀书籍、衣物等的小虫。
-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 筌蹄(quán tí):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翻译
醉翁欧阳修离开到现在已经三百年了,琅琊山的山水依旧是那样。山林芬芳,山谷秀丽,可谁来管理统领呢?石秀才的书屋在僧人庐舍的旁边。 主人读书,很少随俗,文章常常追随古代的贤人。山中的清风明月足够他吟咏赏玩,世上的富贵荣华任由它推移变迁。 连绵的山岗拥围着屋檐和窗户,郁郁葱葱的竹子树木留下了风烟的痕迹。晴天的猿猴在白云下白昼啼叫,孤独的仙鹤在长松顶端夜晚鸣叫。 深入思考探索有所心得时或许会拍手拍几案,感慨之时双眼落泪,泪水不断流淌。时光悠悠,难道要跟着蠹鱼一起消逝吗?用心劳苦之后,已经觉得达到目的的手段可以抛弃了。 您没看见玉屏峰南面的瑁湖边上,我家的旧屋临近清澈的水流。绿色的藤蔓在春天摇曳着拂过窗户,纸屏风和竹几既清爽又方便。 十年的停留栖息也不能说不好,有一天惆怅地远望,天空中白云飘荡。终南山和少室山不是我所拥有的,去东华之地会有尘土劳累马鞍。 劝您要及时行乐,豪杰之人没有最终归隐山林的。
赏析
这首诗以琅琊山水为背景,描绘了石秀才的书屋以及他的生活态度和情趣。诗的开头通过对醉翁欧阳修的回忆,引出琅琊山水的依然美丽,为下文描写石秀才的书屋做铺垫。接着,诗人描述了石秀才的不俗品格和对古代贤人的追慕,以及他在山中享受清风明月、超脱于富贵之外的心境。诗中对书屋周围的自然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如晴猿啼叫、独鹤长鸣,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及时行乐的看法。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松守喻侯讣至有感 》 —— [ 明 ] 顾清
- 《 蒲葵扇歌送何朝宗教谕之同安 》 —— [ 明 ] 顾清
- 《 敬亭和赏菊联句至十月未已次韵奉谑且为芍药寻盟二首 》 —— [ 明 ] 顾清
- 《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其一 仁高峰 》 —— [ 明 ] 顾清
- 《 骢马吟送同年于器之副宪浙江 》 —— [ 明 ] 顾清
- 《 前题奉次侍读白先生韵 》 —— [ 明 ] 顾清
- 《 乡里诸公寄生辰诗各次其韵奉谢 》 —— [ 明 ] 顾清
- 《 送顾舟卿便道省亲用别张豫卿韵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