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吟送同年于器之副宪浙江

· 顾清
骢马行,骨权奇。连钱被体玉琢蹄,绣衣五采金带围。 据鞍顾盻生光辉,临发长鸣振金羁。振金羁,向江东,吴山飞度越岭重。 眼中自不见豺虎,敢有狐鼠留行踪。狐鼠空,豺狼伏,骢马行,来乎复。 汉家烽火照甘泉,昨日单于栖上谷。范生揽辔,志在澄清,我爱张子,埋轮都亭。 君不见天闲尚有未纯驷,可使骅骝长地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骢马(cōng mǎ):青白色相杂的马。
  • 权奇:奇特不凡。
  • 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 被体:覆盖身体。
  • 顾盻(xì):环视。
  •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 豺虎: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 狐鼠:原指城狐社鼠,喻小人,奸臣。
  •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 上谷:古郡名。
  • (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 揽辔:挽住马缰。
  • 澄清: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
  • 埋轮:表示不畏权贵,坚决执法。

翻译

骢马奔驰着,骨骼奇异不凡。它身上有着连钱状的斑纹,蹄子如同玉琢一般,身上披着五彩的绣衣,围着金色的腰带。 骑在马上的人环顾四周,目光炯炯,焕发出光辉,临出发时长声嘶鸣,振动着马笼头的金饰。振动着金饰的马笼头,向着江东奔去,飞快地越过吴山,翻过重岭。 在它的眼中根本看不到豺狼虎豹,哪敢有狐鼠之辈留下踪迹。狐鼠之辈已空,豺狼也被降伏,骢马啊,继续前行,去了又回。 汉家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昨日单于曾在(现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的上谷郡栖息。范生挽住马缰,志在肃清混乱局面,我喜爱张子,他在都亭坚决执法。 您没看见天闲还有未被驯服的良马吗?怎么能让骏马长久地在地上奔跑呢。

赏析

这首诗以骢马为喻,赞扬了骢马的神骏和骑手的英勇,同时也表达了对肃清奸佞、维护国家安宁的期望。诗中通过对骢马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骢马的非凡气势,如“骢马行,骨权奇。连钱被体玉琢蹄,绣衣五采金带围”,形象地描绘了骢马的俊美和高贵。“据鞍顾盻生光辉,临发长鸣振金羁”则表现了骢马的精神抖擞和威风凛凛。

诗中还运用了历史典故,如“范生揽辔,志在澄清,我爱张子,埋轮都亭”,借古人之事迹,表达了对正义和勇气的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整首诗语言豪迈,气势磅礴,意境雄浑,既体现了诗人对骢马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正义的追求。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