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诸公寄生辰诗各次其韵奉谢

· 顾清
书生事业每多誇,又向诗篇荷宠嘉。 德耀晚年犹举案,伯鸾少日本无家。 皇恩未许堂开锦,命服初看帔有霞。 渡海摘桃非我事,三年孤负赏梅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誇(kuā):同“夸”,自满,自高自大。
  • 荷(hè):承受,承蒙。
  • :美好,夸奖。
  • 德耀:指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她为丈夫送饭时,总是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表示尊敬,后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 举案:和“德耀”一起,指代夫妻相敬。
  • 伯鸾:东汉梁鸿的字。
  • 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翻译

我这个书生常常自夸自己的事业,如今又在诗篇方面承蒙大家的恩宠和夸赞。像孟光梁鸿那样,到了晚年依然夫妻相敬,梁鸿年轻时本来就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皇恩尚未允许我开设华美的堂室,初次看到赐予的命服,披肩好像有着彩霞般的光彩。渡海去摘蟠桃不是我能做到的事,这三年来我辜负了欣赏梅花的雅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乡里诸公为自己写生辰诗的回应。首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诗文中受到赞赏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自谦。颔联以梁鸿孟光的典故,表达了对夫妻相敬之情的向往,也暗示了自己的生活状态。颈联描述了皇恩尚未让自己达到荣华富贵的境地,但对赐予的命服仍表示感激。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对一些不切实际的追求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未能尽情欣赏梅花的些许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用典恰当,情感真挚,既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又表达了对恩宠的感激和对自身的审视。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