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口占呈张尹二公二章

吉光片羽已先呈,一掬溪流味倍清。 石路曲逢犀象窟,夜钟疏杂凤鸾声。 谷风战树云成浪,海际浮金气跃鲸。 除却青门无鹿迹,仙山处处得逢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在这里可理解为珍贵的事物、美好的景象。(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片羽:一片羽毛。“吉光”的“吉”读作“jí”)
  • (jū):用两手捧。
  • 犀象窟:犀牛和大象栖息的洞穴,这里指山中幽深的地方。
  • 疏杂:稀疏杂乱。
  • 凤鸾:凤凰和鸾鸟,常用来象征祥瑞。
  • 谷风:山谷中的风。
  • 战树:形容风吹树动的样子。
  • 海际:海边,这里指山高如海边。
  • 浮金:水面上闪烁的金色光芒。
  • 青门:泛指退隐之处。
  • 鹿迹:鹿的踪迹,可象征隐士的生活。

翻译

珍贵美好的景象已率先呈现,一捧溪流之水更让我觉得滋味加倍清新。 弯曲的石路逢遇那幽深之处,夜晚的钟声稀疏杂乱,夹杂着似凤鸾般的声音。 山谷中的风吹动树木,云彩如浪般翻涌,在高山之顶,海面般的天际上,浮动的金光气势如跃出的鲸鱼。 除了那退隐之处没有隐士的踪迹,这仙山的每一处都能得到热情的迎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神秘氛围。首联通过“吉光片羽”和“一掬溪流”展现出山中珍贵的景象和清新的气息。颔联描写石路的幽深和夜晚钟声的奇妙,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颈联中“谷风战树云成浪”和“海际浮金气跃鲸”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山中的动态美和宏大的气势。尾联则表达了山中的美好似乎超越了世俗的退隐之地,处处充满着热情和吸引力。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妙,将山中的景色与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美的享受。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