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庭:指承受父训,典故出自《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因以“过庭”指父训。
- 贤书:本指举荐贤能的文书,后指考试中式的名榜。此处指科举考试中榜。
- 綵衣:指戏曲表演的服装或儿童的服装,这里可理解为荣耀、光彩的象征。
- 卿云:一种彩云,古人视为祥瑞。
- 湛(zhàn)水:清澈的水。
- 三径菊:指归隐者的田园生活。“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 超尘:超脱尘世。
- 五笙精: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语,此处指一种超脱尘世的修行境界。
翻译
有这样一个儿子,确实能够承受父训,科举中榜,身着荣耀之衣。祥瑞的彩云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秋光更加广阔,手持紫杖,迎着风,眼神明亮。他散开头发,快乐地吟唱着归隐田园的诗歌,超脱尘世,长期修习达到一种精妙的境界。人间的美好之事他都没有缺失,又何必追求在金炉中像羽翰一样飞升成仙呢?
赏析
这首诗是对寿黎半千的赞美。首联夸赞他的儿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在科举中取得成功。颔联通过描绘彩云、清水等自然景象,以及他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开阔、明朗的意境。颈联描述他超脱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和精神境界。尾联则表达了对他生活美满的肯定,认为他已经拥有了人间的美好,无需再追求其他虚幻的东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寿黎半千的钦佩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