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影

楚天霜净落秋曛,雁影随声翻塞云。 有迹沉波疑带恨,无心嘶水欲生纹。 月回沙渚光难度,风隔芦花静不闻。 千载拟歌湘浦客,几人江畔怅离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ūn):日落时的余光。
  •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

在楚地的天空,秋霜明净,落日的余晖洒落,雁影随着叫声穿越边塞的云彩。它们的踪迹似乎沉入水波之中,仿佛带着怨恨;无心地在水面嘶鸣,想要激起水纹。月光回到沙滩上,光芒难以穿透;风儿隔着芦花吹过,安静得听不到声音。千年来人们想要模仿在湘水之畔歌唱的屈原,又有多少人在江畔为离别群体而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雁影”为主题,描绘了楚地秋天的景色以及雁影所带来的种种情感和联想。诗中通过对楚天霜净、落秋曛、雁影翻塞云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悠远的意境。“有迹沉波疑带恨,无心嘶水欲生纹”这两句,赋予雁影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月回沙渚、风隔芦花等细节的刻画,进一步烘托出寂静、冷清的氛围。最后两句则将思绪引向了对古人离情别绪的联想,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释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东莞人。俗姓温。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闻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云。未几示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