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鬓发垂垂对岁阑,春光隐隐逼林峦。 残阳度竹烟将暖,半夜闻钟声尚寒。 多病已抛身外计,得閒犹是眼前安。 年华又向明朝起,重把云山次第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阑(suì lán):岁末,一年将尽的时候。
  • 林峦(lín luán):树林与峰峦,泛指山林。
  • 得閒:同“得闲”,有闲暇,得空的意思。

翻译

我的鬓发已渐渐垂白,面对着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春光隐隐地逼近山林。夕阳透过竹林,烟霭似乎变得温暖起来,半夜里听到钟声,仍感到阵阵寒意。我身染多病,早已将自身的事情抛诸脑后,能够得些空闲,眼前便觉得安宁。新的一年又从明天开始了,我要重新依次观赏那云雾缭绕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病中对宁静与安宁的追求。诗的首联通过描写诗人垂垂老矣的形象和岁末的时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颔联中“残阳度竹烟将暖”描绘了夕阳余晖透过竹林,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而“半夜闻钟声尚寒”则通过半夜的钟声和寒冷的感受,形成了一种冷暖对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颈联表达了诗人因多病而对身外之事的超脱,以及对眼前片刻安宁的珍惜。尾联则体现了诗人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尽管时光流转,但他仍愿意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重新审视周围的美景。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释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东莞人。俗姓温。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闻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云。未几示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