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泾田舍见旧作

· 顾清
倚市长怜刺绣工,班生亦笑马迁公。 高才自昔还如此,往运何由得再逢。 山玉海珠争自美,短凫长鹤讵能同。 閒身倘可充田畯,没齿西畴不负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倚市:指靠着市场,指生活没有固定的产业。(“倚”读音为“yǐ”)
  • :哀怜,怜悯。
  • 刺绣工:以刺绣为职业的人。
  • 班生:指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 马迁公:指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 高才:才能高超的人。
  • 往运:过去的命运、机遇。
  • 山玉海珠:美好的事物,比喻有才学的人。
  • 短凫长鹤:凫(fú),野鸭。鹤,这里比喻人的才能或外貌等各有不同。
  • 田畯(jùn):古代管理田地的官员。
  • 没齿:终身,一辈子。
  • 西畴(chóu):西面的田地。
  • :我(多见于旧诗文)。

翻译

在市场边总是怜悯那些刺绣工人,班固也曾嘲笑过司马迁。 才能高超的人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过去的好机遇又怎能再次遇到呢。 美好的山玉海珠都各自争着展现自己的美丽,短凫和长鹤怎能相同呢。 若我这闲散之身可以充当管理田地的官员,那这辈子在西边的田地里劳作也不会辜负自己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些感慨。诗中通过对刺绣工的怜悯以及对班固、司马迁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暗示了才华之士在世间的不易。诗人感叹高才之人往往命运多舛,好的机遇难以再次降临。同时,以山玉海珠的自美和短凫长鹤的不同,进一步强调了人的才能和命运的多样性。最后,诗人表达了若能成为田畯,在田地里劳作一生也心甘情愿的想法,体现了一种对朴实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坦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