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惟德分教池州

· 顾清
池阳风物似长沙,第一名山是九华。 输与能诗宋文学,芙蓉影里岸乌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池阳:即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
  • 风物: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
  • 长沙:此处指湖南长沙,以风景优美闻名。
  • 九华:指九华山,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 输与:比不上,不如。
  • 宋文学:指姓宋的文士,在此诗中即宋惟德,“文学”在古代可泛指有学问的人,此称呼表示对其学识的尊重。
  • 岸乌纱:戴着乌纱帽,这里指宋惟德出任地方官。岸,动词,戴上。(“乌纱”,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

翻译

池州的风光景物如同长沙一般美好,这里最出名的山便是九华山。比不上善于作诗的宋惟德先生啊,在那如芙蓉般美丽的山影里,他将戴上乌纱帽出任此地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送别宋惟德去池州任教时所作。诗的首句将池州的风物与长沙相比,突显了池州的美好景色。次句点明池州的名山九华山,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独特魅力。后两句则着重表达对宋惟德的赞美,认为他的才情胜过池州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对他在池州任职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池州的美丽风光,又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赞美之情。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